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(nèi)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
首頁 > 社會法制

研究生招生“第一學歷”歧視如何才能破除?
2024年03月07日 10:16 新京報

  ■ 兩會觀察

  高質(zhì)量教育體系絕不是高學歷教育體系。

  全國兩會,又恰逢研究生招生,相關話題引人關注。

  據(jù)報道,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重慶大學教授潘復生,在此次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切實破除研究生招生就業(yè)過程中唯學校“出身論”的建議。潘復生院士指出,近年來,在研究生招生和就業(yè)過程中又出現(xiàn)了唯學校“出身論”的現(xiàn)象,強調(diào)必須是985、211、雙一流或者大學排名多少位,甚至只認“第一學歷”出身。這種現(xiàn)象危害很大,亟待破除。

  這是事實。不少來自普通本科院校的畢業(yè)生,在考研初試上岸后,對即將進行的復試都很忐忑,擔心自己的“第一學歷”影響面試評分。而在研究生招生中,一些導師也確實更青睞來自985、211、雙一流高校的學生。其中原因,主要有兩方面。

  一方面,一些高校把新招學生來自985、211、雙一流高校有多少比例,作為評價招生政績的指標;另一方面,地方普通本科院校,近年來也存在強化考研的辦學導向,甚至有學校就圍繞考研科目組織教學。這導致來自這些學校的考研生,存在考研初試分數(shù)很高,綜合素質(zhì)卻欠缺的問題。

  因此,破除“第一學歷”歧視,需要完善研究生招生復試,建立科學的基于能力的學術評價體系。同時,要明確要求所有招生單位,不得宣傳、炒作錄取了多少985、211、雙一流高校學生,要清理學科專業(yè)建設評價中,所有相關的招生政績指標。

 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,則要扭轉以學歷為導向的辦學定位,重視學生完整的本科教育。如果只追求考研率,不僅會助長研究生招生中的“第一學歷”歧視,也會讓就業(yè)中的“第一學歷”歧視愈演愈烈。

  按“第一學歷”進行評價、選才的理由是,學校出身決定了學生的整體能力與素質(zhì),可能個別學生會因此受到不公對待,但整體進行這樣的評價問題不大,且可提高評價效率。

  但毫無疑問,強化“第一學歷”的招生招聘,除了刺激學歷內(nèi)卷、導致學歷高消費外,并不利于人才培養(yǎng),需要高度重視。

  教育公平和就業(yè)平等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石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實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,優(yōu)化學科專業(yè)和資源結構布局,加快建設中國特色、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(yōu)勢學科,增強中西部地區(qū)高校辦學實力。

  這要求高校把建設高質(zhì)量教育體系作為己任,但高質(zhì)量教育體系絕不是高學歷教育體系。尤其是,2023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達60.2%,已經(jīng)進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,是時候推進全社會從學歷社會轉向能力社會了。

  □熊丙奇(教育學者)

責任編輯:王雨蜻

友情鏈接: 中國政府網(wǎng) 陜西省人民政府 陜西省委統(tǒng)戰(zhàn)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中央電視臺 央廣網(wǎng) 群眾新聞網(wǎng) 西部網(wǎng) 西安日報 華商網(wǎng) 西西新聞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
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3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